第97章 仇家兄弟

第97章 仇家兄弟

面对着张鹿安的询问,张喜没有回答,而是看向了谭应华。

谭应华接口道“为首之人名叫仇有亮,是石城岛游击仇震泰的远房族侄,也是他的亲兵,随同而来的是他的三名亲属。”

“当亲兵还能带家属上任?”

“当时具体是由阴六负责调查询问的,阴六,你给鹿安少爷说明一下情况。”谭应华说道。

阴六清了清嗓子说道“好的,大队长。少爷,其中一个是仇有亮的亲弟弟仇有光,另外两个分别是他们俩在石城岛娶的媳妇。

仇有亮他们原本有船的,后来遭到大风被吹翻,包括两人媳妇的家属在内的多位难民都掉入海中被淹死。

仇家兄弟俩幸运地找到两根巨木,然后用随身的绳索把各自的媳妇绑在巨木上,四人经过九死一生,就这么随浪漂泊,飘到北隍城岛岛东时,已经奄奄一息,被渔民救起后送了过来。

经过初步了解,才得知是尚可喜叛变,他们都是留守在石城岛的亲兵,没有跟随求震泰赴宴。后来他们得知尚可喜杀了俞亮泰,挟持仇震泰和各岛百姓,彻底投靠建奴。

他们俩的父亲就是被建奴杀害的,他们不愿意投靠建奴,就选择逃奔回大明,路遇风暴……按照之前定好的规矩,为他们安置了一个小院子,暂时住了下来,仇有亮和仇有光都有些勇力,被谭大队长留在了军中。少爷,你看要不要去看看他们?”阴六解释道。

“嗯,谭大队长和阴队长你们做的很好,咱们去看看他们。”张鹿安转脸对张喜说道“喜叔,你安排一下午宴,待会大家一起吃个人,让大家都各自去忙吧,由谭、阴和张捡陪同我就行了。”

张喜应承后就带着大家各自离开。

从人牵来马匹,张鹿安带着张捡跟随谭、阴二人上马后,往岛东山脊处的军营走去。

“谭大队长,咱们还剩下多少马匹?”

“岛上原本有马二十匹,其中能作为战马的就五匹,除了我和两个队长以外,剩下的两匹归张村正和杨老安,其他的十五匹马都为劣马,驮物尚可,之前岛上粮食缺乏,已经宰杀了十匹马,剩下的五匹劣马都提供给了传令兵骑用,闲时还要负责驮运货物外……好在小岛狭窄,马匹用处也不大,况且马匹食量极大,数量太多岛上也养不活的。鹿安少爷骑的是张村正的坐骑,张捡那匹是杨老安的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希望以后大家都不用再挨饿了,马匹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,实在是不能少啊,希望以后,咱们也能够拥有真正的骑兵。”

谭应华笑笑不再言语,轻扣马肚,向前跑去,只是为了不践踏田地不敢纵马疾驰。

阴六跟在旁边大声的说道“少爷,我相信很快会有那么一天的……”

张鹿安再次看向了阴六,这个虚岁年满十八岁的青年,两颊的络腮胡已经微微冒头,看上去已经脱去了少年的稚气,眉角分明,眼神明亮坚定,看来这半年来的锻炼还是很有效果的。

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

张鹿安问道,不知道曾几何时,张鹿安已经决定直呼阴六姓名,上位者有时候就得合适的时机提高自己的地位。

“我不知道,我就是感觉,少爷你做的事情一定是大事,你的决定一定是正确的,我相信你说的话也一定会实现。”阴六说的满脸真诚。

张捡插嘴道“六哥,你这半年来学到不少东西啊,说出来的话,让人听起来那么的提气。俺是讲不出来……”

“张捡,天天教别人读书,自己反而有所长进。教别人练武,自己就得先练好武功,所以经过这半年多的摸打滚爬,多少有点长进。你呢?半年过的怎么样?”阴六转身问道。

“六哥,俺哪里有机会和时间……”张捡还没解释完,就被张鹿安打断道:

“阴六,张捡天天在霍丘吹牛,吹嘘自己天下第一,待会你们俩练练,看看他的武功长进!”

“那好哇,待会咱们到后,我就来试试张捡的斤两。”阴六跃跃欲试。

“少爷,俺啥时候讲过那样的话?”张捡颇为无奈。

张鹿安呵呵两声,打马向前驰去。

两人紧紧跟随。

一行人来到军营外,谭应华并未进营,而是在外面等着三人。

张鹿安看到,尽管军营内人数很少,但是地方还算比较大,有模有样的设置有鹿角和瞭望塔,单薄的木头营墙和十来间低矮的草房却显示军营投入不高。好在军营正中间有一片大空地,周边放置有刀枪棍棒各种武器。

谭应华出示令牌,卫兵按照规定一一检查后让众人下马进营,明确喊道:营中除传令兵外,不得飞驰。

张鹿安比较满意,还算是有点章程。

然后到了大较场,较场上聚集有约五十人,就看到了两位如塔般壮汉,长得颇为相似,正在训练义勇兵丁们。

阴六在旁边小声的说道“那位脸上有痣的就是仇有亮,脸上白净的就是仇有光,两人相差两岁。都是长得孔武有力。”

张鹿安微微点点头,然后跟着谭应华走进了一间简易的办公厅,大厅正中的墙上写着“队部”两字。

谭应华请张鹿安上座,然后让阴六去叫仇家兄弟进来。

张鹿安问道“谭大队长,感觉咱们这个军营应该可以容纳不少人吧?”

“是的,鹿安少爷,咱们目前的人手太少了,我是按照五百人的规模来立营的。”

“希望能够尽早看到营地被填满的那一刻”张鹿安感慨道。

谭应华觉得整个北隍城岛人口就那么点,已经是全员男丁皆兵了,实在无法继续扩军了。但是也不好直接说出来,只是点头表示认可。

不大一会,仇有亮和仇有光两兄弟走了进来,立刻单膝跪地道“属下仇有亮(属下仇有光)叩见谭大队长。”两个人没有穿盔甲,行礼并不太难,盔甲估计渡海时丢掉了,北隍城岛是暂时没有条件给他们配盔甲的。

谭应华微微欠身道“这位是咱们这里的少东家鹿安少爷,这里的一切都是他在负责。”

仇家兄弟看着眼前如此年轻的少年,感到颇为震惊,但是好在古代的等级森严,两人也不敢造次,赶紧再度磕头道“小人仇有亮(仇有光)叩见少爷。”

张鹿安端坐座位,轻声说道“两位壮士请起。”

仇家兄弟纷纷站起来。

“仇有亮,你来说,你们兄弟俩来自于哪里?”

“回少爷,我等系陕西行省平凉府镇原县南川人(注1),仇家世代为将,祖上曾为嘉靖年间大将,只是后来家族败落,我等族系稍远,为了生存,只得给人当亲兵。”

“陕西现在的灾害很严重吧?”张鹿安关切的问道。

“属下不知,我俩已经八年未曾回陕,之前寄信家中,一直渺无回音,家中父母兄弟大概不保,我等无法,不孝有三无后为大,只得在石城岛娶妻成家,不成想又遇到了该死的尚可喜发动叛乱……”

张鹿安明白,如今乱世,灾祸之危害首当陕西,如今天灾人祸,他们家中之人不是饿死,就可能被叛军土匪或者官军给打死。

一声叹息。

“这么说仇震泰应该不会投降建奴?”

“属下不清楚,仇将军本意肯定是不愿意投降建奴的,毕竟出身西北将家,该有的基本的气魄还是有的,恐怕也是被胁迫,身不由己。但是属下相信,只要有机会,将军他一定会主动逃离的……”

“嗯,但愿如此。你们二位的家眷可还适应岛上生活?”

“多亏谭大队长的安排,我等的家眷已经住下来,身体也逐渐好起来……”

“就是这里太闷了,啥都没有,听说芝罘岛有赌场……”仇有光插嘴说道。

仇有亮连忙阻止弟弟说话。

“哈哈,没关系,但说无妨,咱们这里有个规矩,那就是允许任何人说真话。

毕竟事实如此,北隍城岛地处偏僻,岛民人少,每天都要被安排工作,没有个娱乐活动,确实无聊。

但是请记住一点,军中严禁赌博,服役期内的义勇们严禁参与赌博,违者定将严惩不贷,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余地。

当然,我也会想办法,丰富一下岛民的生活。等到芝罘岛那边逐渐发展起来,我会让那边组织文娱活动,来北隍城岛慰问。而且你们自己也可以组织活动啊,可以组织射箭比赛、蹴鞠、跑步、摔跤等等。”

“这个咱们军中都有的。”谭应华接口道。

“很好。”

张鹿安不再说话,谭应华挥挥手,仇家兄弟退下去了。

“谭大队长,两人的骑射已经考较过了?”

“是的,两人都是骑射兼优,百步内箭无虚发。当初留守石城岛,未去广鹿岛护卫,完全是因为仇有光心直口快不讨仇震泰喜欢,并不是两人没有能力。”谭应华肯定地说道。

“谭大队长,你曾经是大明官军中的将军,按道理说鹿安不应该插手你的管理,但是我希望看到的是一支真正的军队,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,一支‘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掳掠’的军纪严明的铁军。这点你一定要铭记于心。

另外要趁着农闲时间,加大所有人的训练力度,以正规军中家丁亲兵的要求来要求他们,每个人从弓箭到长矛刀枪各种武器都要学会,不能让他们闲下来。听说外面海盗肆虐,咱们等不起,必须要做好防备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派遣可靠的人到外面多多侦查。等到实力强大了,我将会带领大家去打建奴。”

“属下知道了。”谭应华也看出了张鹿安对北隍城岛的武装建设并不满意,他原本就是有些松懈,只是觉得义勇队稍加训练即可,没有想到张鹿安小小年纪,非常有主见,要求非常高。这让谭应华的心气顿时为之一振。

“只是目前非常缺乏铠甲和盾牌、耥耙、鸟铳、大炮……”谭应华把自己的要求都提了出来。

“你把这些都跟张喜说,我回头会关照他的,无论是从东江购买,还是自己建造,总之咱们尽量满足。当今乱世,拥有强有力的武装是不会吃亏的。”

“属下明白了。”

张鹿安又聊了两句,然后让阴六陪同,一起到营区各个地方转了一下,来到了一间宽敞的房间旁,阴六介绍为让将士们学文化的地方。

“做的很好。那么一般都是由谁来教授战士们文化知识?用的什么教材?”

“就是谭大队长和我稍微懂点文化,之前也让学堂的教书先生来教过一次,结果这帮丘八一天时间就把人给气走了。谭大队长无奈,只能硬着头皮和我一起承担起了教课任务。没有什么教材,就是教授战士们书写自己的姓名,书写一些常用的字,熟练的背诵和书写军令。”

张鹿安若有所思,抬眼望着房间外部光秃秃的墙面和寨墙,突然灵机一现说道“阴六,要加强将士们的文化课学习,这些都是种子,未来会有千军万马的。不识字可不行,以后的军官选拔一个是要敢战,一个就是要能看懂基本的军令。另外你记一下,有空的时候多写几条宣传标语,然后用油漆给刷在营内的各个墙面上。”

阴六问道“少爷,用什么样的标语呢?”

“那你拿着笔记一下,这一条一定要执行:

第一条标语是:一切行动听指挥。要强调战士们的服从观念。

第二条标语是:人民子弟兵,保家卫国护百姓。要灌输给将士们一定要爱民护民的观念,咱们的部队跟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不一样,咱们绝对不能欺负老百姓,本身就是贫苦老百姓出身,怎么还能欺负可怜的老百姓?

第三条标语是官兵一体,当官的不要开小灶,除特殊情况外,要与战士们同等吃住。以后有条件了,官兵的军服也要一样,想办法从臂章和肩章上面显示不同……”

“少爷,前两条都很好理解,但是第三条恐怕不妥吧,我大明的将士着装一直不同,方便战场识别。而且如果真的官兵一体了,那些丘八们还会惧怕指挥者吗?属下觉得不太妥当。”阴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。

张鹿安想了一下,或许因为时代的发展,军中的等级制度必须明确,此时贸然改革确实不太妥当。于是说道“那就改正一条为:平时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。

一定要强化战士们的训练,我要的是精兵,不是滥竽充数的。不要怕把人练坏了,现在多锻炼,以后上了战场才能多一份存活的希望。为了加强战士们的竞争意识,那就设立等级制,适度的增加一些军饷激励,对于那些实在不适合当兵的,以后有条件了要果断的清退。”

“那样的话只怕花费又大了……”

“唉,一分钱难倒英雄汉,你先把这三个标语给落实好,军饷事以后再议。”

注1:今属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。

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